生肖屬相/肖鼠名人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生肖屬相相關知識 - 肖鼠名人


  王莽,公元前45年生于魏郡元城(今河北大名縣),是西漢末年掌握進行大權的外戚,篡權稱帝後,建立新王朝。 王莽九歲那年,祖父去世,伯父風繼承了陽平候爵位。十三歲時,漢元帝死,王風以大司馬,大將軍身份輔佐堤,王家開始掌握了西漢朝廷的大權。不久,王莽先後有五個伯叔父同日封候,世稱“五侯”。只有王莽這支因父親王曼早死,沒有受封,在顯赫的王氏家族中,地位最爲低下。 王莽竭力追求政治權勢。他壹面發憤讀書,孝敬父母,撫養孤侄,以博取名聲;壹面曲意奉承有權有勢的伯叔父們。公無前八年,王莽叔父病死,王莽繼任大司馬取位。壹年後,成帝死,哀帝劉欣即位。王莽被肅大司馬壹職,又過四年,哀帝死,王莽官複原取,擁立年公九歲的劉欣爲漢平帝,由太皇太後王政群臨朝聽政,實際上,朝政操縱在王莽手中。 公元五年,漢平帝死,王莽又選擇皇帝的玄孫,年公兩歲的儒子嬰爲繼承人,自己以“周公”自命,做了“攝皇帝”。公元八年,王莽去掉“攝”字,終于做了真皇帝,改國號爲新。時年,王莽五十二歲。 王莽稱帝後,打起複古的旗幟進行改制,企圖以此緩解社會危機,固鞏帝位,但改制的結果,“富者不得自保,貪者無以自存”,只有王莽統治集團和經辦改制的官吏得到大利,社會危機反而更加加深。缍于公元十七,十八年間,爆發了綠林赤眉農民大起義。公元二十三年,綠林軍把王莽四十三萬軍隊消滅,當年十月,起義軍攻破長安,王莽狼狽逃到未央宮內漸呂之上,被商人杜砂殺死。

  明成祖 生于1360年的明成祖朱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四個兒子,是明代著名皇帝,頗有建樹的政治家。   公元1370年,朱棣10歲時被封爲燕王,10年後,赴任守北平。燕地與蒙古接壤,他出塞巡邊,築城屯田,多有建樹。1395年,明太祖朱元璋去世,朱允建文繼位,稱建文帝。1401年,燕王軍在朱棣率領下攻入京師,建文帝下落不明,朱棣登上皇位,史稱明成祖,次年改元永樂。   明成祖即位後,馬上實行削藩,解除了諸王兵權,調集30多萬工匠,百萬民工,大興土木建京城。經三年半營建,北京城于1421年建成。城周長45裏,城內經皇宮爲中心,形成 壹條從正陽門、天安門、午門、三大殿到鍾樓的南北走向的中軸線。城中重要幹道多南北向,小巷多東西向,整齊嚴肅,具有城市規劃建築的規模。使北京不僅是中國曆史上城市建築的典範,也是當時世界上最雄偉壯麗的城市。   1421年,明成祖正式遷都北京。 從1409年起,爲對會蒙古貴族的南犯,明成祖先後五次北征,防止了蒙古貴族的入塞騷擾,使明代社會經濟在比較安定的環境下得到了恢複與發展。   明成祖爲了鞏固和加強新政權,在即位不久,即令翰林院學士解缙等人,先後組織了3000余人參與,編成了《永樂大曲》,它的編纂是壹項宏偉而浩繁的工作,對保存我國古代文化典籍,有著重大貢獻。   在對外關系上,永樂年間,明成祖就恢複了廣州、泉州、明州三市舶司,此外,他還派會大臣到各國宣揚國威,其中,太監鄭和七下西洋的出使,最具有深遠意義。   明成祖在位22年,在削藩、建都、治河、文化、外交及加強國防,鞏固中央集權等方面,都作出了卓越的成績。1424年,明成祖在第五次遠征蒙古貴族阿魯台的歸途中,因病而死,終所65歲。

  魯肅,字子敬,臨淮工城(今安徽定遠)人,出身土族名家,三國時其孫吳名將。東漢未年,天下大亂,魯肅率部衆百余人跟隨周瑜到東吳,受到孫權敬重,與周瑜壹道負責北方防務,對付曹操。他生性耿直、憨厚、顧大局、識大體,在東吳朝野享有較高成望。 公元208年,曹操率百萬大軍南下,准備渡江破蜀滅吳。大敵當前,魯肅與周瑜力主搞曹,堅定了錄權的信心,打擊了東吳內部爲首的主和派。魯肅力勸錄權、周瑜聯結劉務,共同對敵,爾年他親自到劉押處接來諸葛亮舌戰群儒,爲孫、劉聯盟的促成起了關鍵作用,結果赤壁壹戰,曹操元氣磊傷,天下三分的形勢得以明朗化。 赤壁戰後,他由贊軍樣尉升爲奮武樣尉,接替了周瑜的職權(周瑜已死),繼續執行聯劉搞魏的政策,在諸葛亮六出祁山時,多次指揮東吳軍隊東面策應,所以無論是曹魏,還是扣來的司馬晉,都不敢輕易南犯,使三國鼎立的局面在壹段時間內相對穩定,有利于社會經濟的愀複和發展,魯肅因而也成爲三國時期的壹代名將。

  戚繼光,字元敬,號南塘,晚號孟清,山東蓬萊人,抗倭名將,著名軍事家。   戚繼光出身于將門世家,自幼喜好玩槍弄棒,演練兵法戰陣,20歲時便被子任命爲登州衛指揮佥事,相當于現在的軍分區副司令員。   那時候,日本國內發生了較大的政治變動,失去了往日特權的壹些日本浪人糾群結夥,乘船湧向了隔海相望的中國沿海,他們燒殺搶劫,無惡不作,被人們稱爲"倭寇"。倭寇來去無規律,行蹤飄忽不定,令人防不勝防,沿海百姓恨之入骨而又無可奈何,只好紛紛逃往內地。   戚繼光所在登州也是倭寇經常騷擾出沒的地方,他曾率駐軍聞警而動,抵抗倭寇,但收效不大,主要原因在于沿海太平日久,多無戰事,軍備廢馳,明軍幾乎沒有戰鬥力,他開始考慮編練新軍,恰在這時,朝廷調他到倭患最爲嚴重的浙江任參將,全面負責抗倭事宜。到任伊始,他開始實施醞釀已久的練兵計劃--從農民,礦工中招募新勇,大大改善了抗倭軍答的素質和戰鬥力,打擊倭寇,屢獲勝利,時人稱之爲"戚家軍"。   1562年,戚家軍台州大捷,倭寇元氣大傷,不敢再在浙江登陸;1563年,戚繼光率兵援助福建抗倭,橫嶼壹戰,搗毀了倭寇老巢,1565年再入閩境,大獲全勝,升爲總兵。戚家軍轉戰閩浙多年,終于撲滅倭寇,後戚繼光奉命鎮守薊州,負責北方防備16年;南調廣東,保境安民,所到這處,軍紀嚴謹,秋毫無犯。   戚繼光後來以年高體弱辭去官職,潛心研究兵法、機械、戰陣等,著有《紀效新書》、《練兵實紀》等。

  文化巨匠

  莊子 莊子又名莊周,甯國蒙人,是戰國時期我國著名的哲學家、思想家和文學家。他出身貧寒之家卻能安貧樂道;博學廣識,飽讀詩書而壹生清貧,生計最艱難時,他不得不向監河候借粟度日。楚威王慕才名,派專使送來厚金絲帛聘他到楚做官,他不爲所動,潛心治學,終成壹代名師。   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的學說,特別是"道法自然"的思想,他提出的"萬物與我爲壹,天地與我並生"的哲學"天人合壹"的思想,強調順乎自然,無爲而治,對後世,特別是漢初休養生息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起了關鍵作用;有壹次,他睡覺時夢見蝴蝶,醒來後說:"不知是莊子夢見蝴蝶,還是蝴蝶夢見了莊子。"代表了他的相對主義觀點,當代著名作家賈平凹的暢銷小說《廢都》中的主人公取名"莊之蝶"即源于此,可見莊子思想在社會上流傳之久,影響之遠。   莊子的文學造詣也很高,他散文中"汪洋辟阖,儀態萬千"等名句,在戰國時期諸子百家文論中最爲突出,直到今天我們還在使用。他的著名作品結集爲《莊子》流傳于世。

  龔自珍 龔自珍又名鞏祚,浙江仁和人,清代中期著名思想家、文學家。他出身于官僚地主家庭,從小受到他的外祖父--著名漢學家段玉裁的學術影響,打下了深厚的治學功底,但他摒棄了考據的舊學風,博覽兼收,逐漸形成了自己的學術風格。1819年他赴京會試不中,卻意外地學到了"公羊學"的理論,從此走上了以"微言大義"闡述他社會變革主張和關心人民生計的道路。   龔自珍在社會問題上提出了兩項變革主張,壹是爲了改變貧富不均的狀況,必須打破土地高度集中的局面,分田于民,充分發揮百姓的智慧和積極性;二是在政治上改造現行國家機器,杜絕官僚主義和腐敗現象,用新人帶來新風氣。他的名作"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壹格降人才。"表達的就是這種思想。   龔自珍還是壹個可貴的愛國主義思想家,在19世紀上葉外患日漸嚴重的情況下,他熱情讴歌曆代抵抗主張,客觀上爲林則徐的禁煙運動打下了良好的輿論基礎。   龔自珍的散文和詩歌,自成壹家,詩詞瑰麗奇特,有"龔派"之稱,這都與他作狂傲不羁的性格有關,其中《病梅館記》、《明良論》、《已亥雜詩》等都是詩文名篇,後人將他的作品輯爲《龔自珍全集》。

  杜甫 杜甫字子美,唐代大詩人。公元712年出生于河南鞏縣壹個下層官僚家庭。他自幼好學不倦,6歲時即能吟詩作賦,表現出卓越的文學才華。他年青時兩次漫遊大江南北,騎馬而行,飽覽四季風光,加上時值盛唐,天下太平,使他對祖國山河充滿了熱愛之情。   公元746年,杜甫來到京城長安尋找發展機會,不料壹住十年,屢被奸相愚弄,懷才不遇,仕途失意,使他開始用另壹種眼光冷靜地看社會。這是唐政權已由盛轉衰,各種社會危機日益尖銳,杜甫壹改往日浪漫奔放的詩風開始行文揭露現實的黑暗,他的名作《兵車行》、《麗人行》等都作于這壹時期。   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被卷進了逃難的人流,感受到了國破家亡的痛苦,爲此他寫下了"感時花賤淚,恨別鳥驚心"的《春望》詩;唐肅宗曾給他壹個"左拾遺"的谏官職位,但不久又受不了他的犯顔直谏,將他趕回老家"探親",稍後又將他的官職壹降再降,最後變成了華都州的參軍,迫使他最終辭官而去。   杜甫在顛沛流離的生活中,寫下了深沈悲壯的名詩"三吏"、"三別",即《新安吏》、《石壕吏》、《潼關吏》、《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他在友人的胳膊下,在成都南聞蓋了壹所茅屋安身,茅屋偏被秋風所破,發出了"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感歎。770年冬,他流浪到湘江下遊,在壹只破舊的小篷船裏,饑寒流和疾病終于奪走他的生命,壹顆文壇巨星就這樣隕落了。   杜甫壹生共寫詩三千余首,是唐代詩人的傑出代表,被人們稱爲"詩聖",他的詩以寫實爲主,所以又有"詩史"之譽,他的作品收入《杜工部集》。

  巾帼名流

  賈南風 賈南風公元256年生于名門世家,是晉明初名臣賈充之女,後入宮嫁給司馬衷,司馬衷登基後被立爲皇後,史稱"賈後"。她善于審時度勢,在晉朝宮廷及權利鬥爭中左右逢源。惠帝即位之初,楊太後的父親楊駿把持朝政,她聯絡楚王司馬玮等計殺楊駿,又請汝南王司馬亮輔政,牽制楚王,爾後借司馬讀之手除掉司馬亮,弄得群王人心惶惶,人人自危,大權完全旁落她壹人之手。賈後專權十年,終于導致"八王之亂",她自己也被趙王司馬倫處以極刑。

  上官婉兒 唐代女詩人,陝西陝縣人。其父上官儀是貞觀進士,官至弘館學士,西台侍郎 ,是唐初著名詩人,他的詩被人稱爲"上官體",後因觸怒武則天被殺,上官婉兒隨其母配入內庭,因她詩文绮麗,頗有乃父之風,所以14歲時得到武則天常識,負責爲她掌管诏命工作,後封爲昭容。她曾建議擴大書館,增設學士,並代朝廷品評天下詩文,後在玄宗政變時遇害,開元初年,玄宗曾命人將她的詩文結集,共有20卷。

  珍妃 珍妃他拉氏,是滿洲鑲紅旗人,姿色優美,聰慧過人,被選入清宮,是光緒帝的愛妃。她對慈祥太後垂簾聽政,反持大權極爲不滿,多次規勸光緒皇帝親政掌權,引起西太後的嫉恨;後來,她又鼓勵光緒支持康有爲、梁啓超的維新變法運動,試圖在變法中擺脫太後控制,理遭太後仇恨;變法失敗後,她與光緒被囚禁,是最後陪伴光緒的最善解人意、知書達理的嫔妃。八國聯軍攻占北京前,慈祥太後終于捏造借口,將她推進井裏溺死。今北京尚存"珍妃井"。

谏官直臣

  魏征 魏征安玄成,河北館陶人,是唐初著名政治家,也是名揚千古的谏官直臣。   魏征580年生于貧寒流的鄉下人家,幼時失父,生活更爲清貧,不久出家做了道士。隋朝末年,時局動蕩,寺觀也非世外淨土,魏征參加了李密領導的瓦崗起義軍;李密爲李淵、李世民所敗,瓦崗軍歸順大唐;在與窦建德部作戰中,瓦崗舊部失抻,補窦建德收編,魏征被封爲起居舍人;不久,窦建德複被唐打敗,魏征等歸唐爲好,替太子洗馬;太子發現魏征奇才,對他破格重用,倚爲心腹謀士,魏征投桃報李,爲太子與李世民爭奪天下繼承皇位出謀劃策;後經玄武門之變,李世民用政變形式奪取皇權,打敗太子,繼位爲唐太宗。魏征本來應被處死,但太宗欣賞他的耿直與才華,升他爲谏議大無,後記至宰相,鄭國公。   魏征敢于直谏,先後向太宗陳谏200多條,成爲谏臣典蕩。太宗問魏征,人君怎樣才能明,怎樣才是暗?魏征回答他"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勸太宗兼聽廣納;唐政權穩定後,他又提醒太宗,"居安思危""慎終如始";他犯顔直谏,不留情面,只要皇上有錯,決不姑息;壹次,太宗被他說得惱羞成怒,退朝後恨恨地說:"總有壹天我要殺死這個鄉巴佬!"長孫皇後忙問究竟,他說:"魏征常常當衆侮辱我,讓我下不了台!"長孫皇後連忙向他道賀:"主明臣直,魏征如此忠直,是因爲陛下是明主。"   魏征63歲時不幸病故,太宗聞訊後痛哭流涕地說:"用銅作鏡,可以整衣帽;用史作鏡,可以見興亡;用人作鏡,可以知得失。魏征死,我就失去了壹面鏡子。"可見君臣感情相當深厚。   魏征的治國言論見于《貞觀政要》。他還寫有《隋書》總序和《梁書》、《陳書》、《齊書》的總論,主編過《群書治要》。他的治國思想和忠直的精神,傳爲後人楷模。

  仁人志士

  李富春 李富春1900年生于湖南長沙市。是我國著名的無産階級革命家。   1919年10月赴法國勤工儉學。1922年6月,參加旅歐中國共産主義青年團總支部的委員,後轉爲中國共産黨黨員。1925年1月,被派往莫斯科東方大學學習,同年8月,回國,在廣州任國民革命軍第二軍政治講習班班主任,編輯《革命》半月刊。   1926年7月,參加北伐戰爭,在攻克南昌戰役中功勳卓著。同年冬,任中共江西省委委員,代理省委書記。1926年底,任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政治教官。1926年,在上海堅持地下工作,曆任江蘇省宣傳部長,代理省委書記。1930年6月,到上海參加中央軍委工作。1931年,進入中央革命根據地,任中共江西省委書記。1931年1月,在全蘇"第二大"上當選爲中央執委,在中共九屆五中全會上增選爲後補委員。1934年,參加長征,任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和紅三軍團政委,後代理紅軍總政治部主任。在遵義會議上,堅決擁護毛澤東的正確路線和領導。黨中央到達陝北後,任中陝甯省委書記。抗日戰爭時期,曆任中共中央副秘書長,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中央財政經濟部部長,辦公廳主任等職。解放戰爭時期,率大批幹部奔赴東北,先後任中共中央西滿分局書記,東北局黨務副書記,東北人民政府副主席,東北軍區副政委,參加領導東北人民解放戰爭。建國後,曆任政務院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國家計劃委員會副主任,重工業部部長,國務院副總理等職。   1975年1 月,李富春同志因病于北京逝世。

  張聞天 張聞天,別名洛甫。1900年出生。是我國馬克思主義理論家和革命家,曾是中國共産黨的主要領導人。   張聞天早年曾留學日本和美國。青年時期參加五四運動,加入"中國少年學會"。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赴蘇聯學習。1930年4月,任中共中央宣傳部長,同年6月,爲中央政治局委員和政治局常委。1933年在中國共産黨六屆五中全會上,當選爲中央政治局委員和書記處書記。同年任中華蘇維埃共和國中央政府人民委員會主席,參加長征。1935年1月,在遵義會議上,抛棄王明"左"傾楊會主義,讓到正確路線的壹邊,被選爲中共中央總書記,主持中央的日常工作,直到1937年12月。在中國共産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繼續當選爲中央委員和中央政治局委員,抗戰勝利後,爲東北革命根據地的開辟和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全國勝訴壹,先後任駐蘇聯大使和外交部第壹副部長。1956年,當選爲中共第八屆中央委員,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受到錯誤的批判。此後,被分配到中國科學院經濟研究所,從事社會科學理論研究工作,結合中國的實際,從事理論著作。"文化大革命"開始後,遭到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團的殘酷迫害達10年之久。1976年7月,在江蘇無錫病逝。

  王力 王力是我國著名的語言學家,教育家,詩人翻譯家。   王力1900年生于廣西博白縣。曾入上海南方大學,民國大學學習。1926年,入清華大學國學研究院,學習語言學。翌年畢業,赴法國巴黎大學,專攻實驗語言學。其間翻譯法國小說、劇本30多部。1932年,回國,在清華大學任教。1936年,著〈〈中國文法學初探〉〉,介導研究漢語語法特點,提出研究新方法,對語言學界影響頗大。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先後在長沙臨時大學、廣西大學、西南聯合大學任教,研究現代漢語語法,並曾赴河內遠東學院研究東方語言。抗日戰爭勝利後,先後在中山大學、嶺南大學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52年,全國高校院系調整,任中山大學教授兼語言系主任,中文系副主任。兩年後,任北京大學中文系漢語研究室主任,中文系副主任。他曆任中國文學改革委員會委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語言文學科評議會負責人,國家語言文學工作委員會顧問,中國語言學會名譽會長,中國音韻學研究會名譽會長等職。   王力先生熱愛祖國,追求進步,有專著40多部,論文近200篇。



關于“生肖屬相/肖鼠名人”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