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國指南/蘇丹農業概況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中文題名】:蘇丹農業概況

【外文提名】:agriculture in Sudan

【分類號】:K941.2

【關鍵字】:蘇丹 農業

【相關人物】:

【相關事件】:

【內容提要】:

     蘇丹共和國人少地多,豐富的水源,是蘇丹發展農業得天獨厚的條件。蘇丹有8400萬公頃的耕地,占國土面積的33%,而常年耕種的土地僅為1260萬公頃,占耕地總面積的15%,剩下7140萬公頃的可耕地荒蕪閒置,需要建立水電等農田基礎設施。

       蘇丹水資源極為豐富,根據與埃及1959年簽訂的《尼羅河協定》,蘇丹每年可從尼羅河及支流分得200億立米的河水;季節性河流及地下水為400億立米,加上每年1000毫米的降雨,蘇丹人均淡水達到5300立米,是我國人均淡水2200立米兩倍多。

     

       漁、牧業是蘇丹農業又一大資源,牛羊駱駝的存欄數達1.3億頭,是非洲最高的國家之一,畜牧業占農業GDP的45%。蘇丹擁有紅海有7萬立米的海水,據估計年捕魚量達20萬噸,另外還有420億立米淡水漁業資源。

     

       蘇丹的森林占國土面積的25%,不僅提供建材,而且全國80%的燃料使用木材。蘇丹阿拉伯膠產量為世界之最,哈薩巴樹林不僅防風治沙,還為蘇丹每年生產數萬噸的阿拉伯膠。

     

       蘇丹是一個農業國,全國人口3355萬(1998年估計),農村人口占75.4%,全國勞動力的79.8%從事農業生產。由於蘇丹南方連綿不斷的戰爭和蘇丹西部持續乾旱,大批難民背井離鄉,開始湧入蘇丹中部地區,特別是首都喀土穆。蘇丹政府現在正重新配置各州的資源,創造和提供發展機會,保證各州人口的均勻分佈。

     

       蘇丹經濟以農業為主,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的45.6%(2001年統計),經濟作物(芝麻、花生、棉花、阿拉伯膠等)、糧食和牲畜一直是蘇丹換取外匯的主要出口產品,占2001年蘇丹出口額的12%,僅次於石油。而在蘇丹出口石油之前,以1995年為例,上述產品幾乎占到蘇丹出口額的95%以上。

     

       蘇丹主要農作物有高梁、玉米和小麥。經濟作物主要有棉花、芝麻、葵花、阿拉伯膠和花生,阿拉伯膠產量為世界之最,長絨棉產量占世界的30%。1995—96年度蘇丹穀物(高梁、小麥、玉米)產量為334.5萬公噸,油料作物(花生、芝麻、葵花籽、棉籽)為138.3萬公噸,糧食總產為472.8萬公噸。

     

       從生態環境上說,蘇丹分為六大生態區域:乾旱區(29%)、半乾旱區(28%)、高降雨量草原區(13.5%)、低降雨量草原區(13%)、中降雨量草原區(14%)、岩石高原區和山區(0.5%)。根據蘇丹的農業發展,蘇丹歷屆政府一直將其農業分為五大區:河灌區、自然雨灌區、機械雨灌區、牧業區和林區。

     

       蘇丹農業按灌溉方式又分為兩大區域:機灌區和雨灌區。機灌區土地為189萬公頃,包括傑齊拉灌區、拉哈德灌區、新哈爾法灌區、青、白尼羅河灌區及北方州你羅河灌區等。蘇丹出口的長絨棉95%產自這一地區,其他農作物包括小麥、高粱、花生、玉米、蔬菜、水果、甘蔗、飼料等。該區水源70%來自青尼羅河,14%來自白尼羅河,另外16%是阿塔巴拉河和北喀土穆尼羅河,共有150億立米水量。傑齊拉灌區占這一地區一半的土地,位於青、白尼羅河匯合處之間的三角平原,是蘇丹最大的棉產地,也是蘇丹最大的水利灌溉工程。

     

       雨灌區估計土地有1155萬公頃,包括西蘇丹、凱達拉夫南部和北部、青尼羅河以南及中央平原的大部分地區。這一地區種植芝麻、高粱、花生、阿拉伯膠、向日葵、粟等,另外還有3150萬公頃的森林。該區私人農場廣泛採用拖拉機和聯合收割機等農用機械大面積種植高粱,機械化程度達到45%。該區高粱產量占全國的58%,油料作物占全國的18%。

【序號】:6811

關于“出國指南/蘇丹農業概況”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