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詩宋詞/元曲與宋詞的區別是什麼?

出自 Tw.18dao.net
前往: 導覽搜尋


  元曲是元朝文學的主流。蒙古人統一中國後,給漢人以殘酷的和非常不平等的待遇,形成長期劇烈的民族衝突,他們破壞了中國古代傳統的文化制度,從前看作是上品的讀書儒生,這時卻下降到(七匠、八娼、九儒、十丐)的地步了,這使得中國的學術思想淪入了黑暗時期,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卻是一個重要的時期,前人所認為卑不足道的民間文學,大大地發展起來,代替了正統文學的地位,而放出了異樣的光彩,這一新興的文學,正是大眾所欣賞的曲子與歌劇。

  所謂元曲,實包含兩個部份:一是散曲,一是雜劇。散曲可以說是元代的新體詩,雜 劇是元代的歌劇;散曲可以獨立,同時又是構成元代歌劇的主要部份;雙方關係非常 密切,但它們卻各有詩的與戲劇的獨立生命。 曲是詞的替身,無論從音樂的基礎或是形式的構造上,都是從詞演化出來的,詞本起 於民間,流傳於歌女伶工之口,既便於書寫情懷,又宜於歌唱,原是一種通俗文學。 他們在舊的歌曲中求變化,在新起於民間的小調中求資料,接著有樂師來正譜,文人 來修辭,後來作者漸多,曲調日富,漸漸的形成一種與詞不同的的體裁,而成為一種 繼詞而起的便於歌唱的新興文學了。 大凡一種新文學體裁的發展,都是由簡而繁,由不規則而規則,散曲中最先產生的是 小令,由小令而變成合調,在變而為套曲,小令就是民間流行的小調,經過文學的陶 冶,變成為曲中的小令;由小令合調再進一步,將曲的形式再擴大其組織的,是謂套曲,通稱為套數,亦名散套,也有稱為大令的。 由元曲作品精神的發展來看,大略可分為前後兩期。這兩期的界限正當元人統一中國 不久的時代。前期的作品,比較鮮明的表現著曲中特有的民間文學的通俗性、口語化 ,以及北方民歌中所表現的直率爽朗的精神與質樸自然的情致,宋亡之後,由於南北 文學的合流,在後期的作品裏,漸漸的離開民間文學的精神,在修辭和表現方面,注重含蓄琢練的手法,而步入於雅正典麗的階段。因此,前期作品中高遠的意境,清新 的語言,潑刺的精神,到了後期便漸漸的減少了。我們讀了關漢卿、馬 致遠諸家之作 ,再讀張可久、喬吉之作,這一種演變的狀態,是非常明顯的。

關于“唐詩宋詞/元曲與宋詞的區別是什麼?”的用戶留言:

目前暫無留言

新增相關留言✍